bioarch
故事作品我們
繁中/EN

新北市建築報|第10期:緊急負壓隔離病房組合屋的應變設計

2021-08-21
新北市建築報|第10期:緊急負壓隔離病房組合屋的應變設計

我們建築相關產業平常為⼈安居(為廣⼤⺠眾設計舒適環境)為⼰樂業(樂於我們的建築相關專業⼯作), 處在幸福寶島台灣,除了地震颱風等常⾒天災外,居安不常思危.  當2020年⾄今,對抗新冠肺炎如同對抗看不⾒敵⼈的戰爭恐懼蔓延全世界,本來是防疫優等⽣的台灣因稍鬆懈也逃不過陷入傳染的恐慌。

在平常⽇⼦裏,建築除了專業⾃⼰的課題外常被⼀般⺠眾視為賞⼼悅⽬的奢侈項⽬。 除滿⾜使⽤基本需求,除讓公眾可看得⾒,可感受得到的有形無形空間以外,我們都會說建築⿎舞⼈⼼,創造價值。 ⽽類似像這種突然遭遇讓全球陷入 Pandemic 時 我們專業可以盡何⼼⼒? 這就像⼀個臨時考,平常沒準備就無法臨時抱佛腳,⽽我們曾在2020年4⽉就抱過⼀次佛腳....當時發起QurE(緊急負壓檢疫醫院原型)的開源設計,⾄今的體驗在此與⼤家分享。

緊急臨時建築⼀般都是有時效性的,需求出現時立刻要完成並可⾺上使⽤,當需求結束時這些結構物何去何從,這過程其實就像永久建築的縮影⼈⽣;然⽽傳染病需要的建築不像其他災害發⽣後的臨時建築其有固定⽬的,它是滾動的,跟傳染病的進展有關,從臨時檢疫⾄隔離⾄負壓隔離病房⾄ICU 病房,因爲隨病情發展有極端的不穩定性,這樣的緊急建築要因應的狀況卻ㄧ直在變動中,這也是當我們上個⽉起真正⾯對時才知它的不容易。⽽建築不是商品(commodity), 它是有機體,故它須在所有維⽣系統全部「聯結」在⼀起時才能發揮它的功能。

去年(2020)3⽉,當時因全世界都處在比我們今天所⾯對更嚴峻的緊急狀況,國際各媒體及設計網路資訊到處都出現「書⽣」救國- 設計師建築師等專業都陸續發起 design can help - 世界各地的建築專業、⼯設、都市規畫等相關設計專業紛紛都開始以⾃⼰專業可貢獻的⽅式分享抗疫的⽅法。在各國醫護⾯罩防護衣很缺乏時就搬出他們辦公室所有的3D printers 協助製作提供給前線的醫護⼈員應急,倫敦由⼀個會議中⼼9天內改造成可容4000名病患臨時的南丁格爾醫院,中國武漢調度全國怪⼿在10天內建造了1000個床位的⽅艙緊急醫院,新加坡樟宜會展中⼼也開始施作檢疫站,義⼤利建築師發明貨櫃負壓隔離病房組及美國紐約中央公園⼤型臨時醫療站帳棚的搭建- - 等。 ⼈⼝密度⾼的城市無意料到這次病毒傳染之快速與城市防疫經驗的不⾜,醫療資源甚⾄完全應付不來。當時台灣還在戰況混沌不明時,在⼀次與成⼤建築的聚會中提起想快設計及建造原型因應新冠肺炎的緊急需求,⾺上獲得成⼤很⼤的⽀持與⽀援。當時我們想研究的是「緊急負壓隔離病房單元組合」的設計。我們利⽤平常⼯地⼯務所的臨時構造系統的概念去發展,此設計因需醫療專業的協助,當時成⼤及醫院也有許多義勇軍加入「QurE」(緊急檢疫隔離醫院原型)的研發,隨⽽由事務所去募集營造機電及醫療設備建造捐助此樣品屋,並把所有設計資料及建造過程藉⼤學平台分享給全世界,當時也非常感謝當時許多贊助的單位才能把此緊急醫療原型屋蓋出,⼤家可進入以下網站或掃描QR code 下載所有資料。並了解當時參與的⼈及過程。

去年4⽉當我們反省專業是否可主動積極主動回應⼈類此次難關,⾄少在歷史的洪流中,我們可以提供什麼浮⽊. 我們過去累積的臨時建築及預鑄⼯法的經驗終於可在緊急時派上⽤場了,⽽有醫療⾏為的相關緊急設計不只是建築⽽已,更需要的是醫療專業的參與,若要把知識分享給世界各地更多的⼈,更需要學校與醫院的協助。 此原型屋⼤家⼀起命名為 QurE(Quarantine Units for Recovery, Emergency) 是cure的諧⾳,也暗⽰台灣⾯對災害的韌性 。

此原型屋曾於去年4⽉28⽇在成⼤未來館前發表並展⽰其防疫醫療與⼯法。此緊急部署檢疫醫院原型也以開源平台(open source)⽅式在網路上分享供全世界下載使⽤,並不斷更新⾄今,國際反應不少。並於去年7⽉⽰範拆解⾄附近的⼯地再利⽤,此⾏動展現在未來遇到緊急疫情時興建臨時醫院或救護所有的能⼒。⽤平常競圖的精神,2天快速設計加上系統,負壓空調的諮詢, 1天建造系統及建材的聯絡,4天畫完所有圖含BIM ,接下來在7天內完成1:1實體屋的建造。因當時九典在台南沙崙剛好有幾個⼯地⼯務所,拜託營造廠及機電贊助者等⼀起把此⼀原型以1:1 試著興建出來. 幾位現場⼈員也被逼得試著以備戰的壓⼒完成。這些贊助廠商共襄盛舉並在現場與設計⼈員密集討論,整合從設計到備料、施⼯、構築各⽅⾯的問題,採取模矩化的組裝概念、輕易取得的標準材料、節能且⾼使⽤效率的設計,發展⽤最簡易快速的⽅法應對各種基地與狀況,世界各地可運⽤當地資源去建造他們的QurE. 因在此時期所有外來資源都是困難的。

當時不只是設計,把原型蓋出來也是為了了解利⽤台灣地⽅上各地⼯務所常⾒的⼯法是可以蓋出此實現循環經濟,可組構可拆解,以模矩化系統及材料,快速,輕架構,易興建的基礎下快速的構築以救助急難,提供讓醫護⼈員在防疫時能有健康安全⼯作環境. 此緊急醫療單元雖只是雛型,但卻整合了所有建築系統及必需的醫療系統。

⽽今年4⽉起因台灣的狀況,有來⾃各⼤醫院、各級政府單位、各捐助單位、許多建築師來電的詢問,故我們把這次改良的設計圖交給建築師全聯會公佈在其網站中希望也能讓許多建築師同業參考並能快速去幫助各縣市政府及醫院。

當⾯對實際建造時,雖是簡易模矩化可拆解的組合屋再加入負壓隔離的技術,當整組建築要可付諸使⽤時其可運轉的維⽣能源與資源再利⽤的⽅式其實也是相當複雜的。最近國內也有許多單位捐助臨時檢疫亭負壓隔離艙等的出現都是很不錯的設計,也都是要緊急因應突然的需求,但當醫療⾏為出現時要照顧有效醫療時都不是容易的事,今年台灣的疫情發⽣過程,雖然還在進⾏中此次冠狀病毒的發⽣也讓我們也在今年有新的發現與進展。

城市如同⼈體,有機且具⽣命⼒,城市的免疫⼒也如⼈體的免疫⼒⼀樣在變化,傳染病的發⽣與消滅與考驗平常城市體質可以應變的能⼒,看過去,我們知道歷史上每次⼤瘟疫或流⾏病傳染對世界發展的改變,看未來,世界情勢,城市⽣活與⼯作的環境也⾯臨改變,氣候的危機與氣候災難不會⾃⼰消失。歷史上⼈類憑其韌性應變總能越過障礙⽽再⽣。我們的經濟情勢在數位與物質之間擺盪,⽣活環境在城市與郷村間流轉,⼯作與家庭⽣活空間歷時代發展分⽽合,合⽽分,空間彈性的開放與隔離更需機動的發展。

這也提醒我們未來城市與建築相關設計營建該有什麼樣的韌性以應付類似這種病毒疫情突發狀況。

建築專業⼀向在為解決⼈類各種需求問題並以創意尋求解決問題。平時建築專業除了主動參與競圖,就是被動接受委託⽽提供設計監造的服務。但在戰時(與全世界共同的敵⼈- 病毒-的世界⼤戰)平常的練兵是否有確實練好,在⾯對Pandemic 時是否可以迅速有效率的在各城市中以⾃⼰⾃⾜⽅式,輔助緊急醫療的可⾏?經過了這⼀年也許我們可檢討,除了正常⼤⼤⼩⼩教科書內的建築項⽬外,我們到底還忽略了什麼?  如果這些傳染病將成為我們⽣活的⼀部分,⽽我們⼜離不開城市,城市應準備好其緊急應變的適應⼒及未來醫院或城市中在緊急醫療⾏為出現時,其可應付的彈性空間的可能以提前部署應急。

—張清華

Mail : arch@bioarch.com.tw
Tel : (02) 2592 3535
Copyright © 2020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