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arch
故事作品我們
繁中/EN

建築師雜誌|No.563 「 無畏於現實—2021 台灣建築新生代」

2021-11-10
建築師雜誌|No.563 「 無畏於現實—2021 台灣建築新生代」

郭秉瑋:以建築作為積極參與社會演化的行動


Architecture is about people

身為一位來自非洲的建築從業者,對非洲傳統建築的深刻感受,莫過於人們與環境相互依賴的緊密關係。 雖然傳統部落的統治架構是群聚居所空間安排的主要指導原則, 但是我也發現,對於聚落的選址(物環與舒適條件的確立)、建築材料的在地利用(再生資源的循環)、建築構造及工序的安排(男女老幼的分工),都能看見人的生活與環境調件相輔相成的蹤影。在空間的使用上,人們依循社會倫理的特質,透過特意安排的空間屬性強化家族勢力、輩份或精神信仰的確立。 其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人們將聚落視為有機的組成概念: 對於聚落初期的確立(領域的發現或掠奪),發展期的壯大(本家人口與牲畜的擴張或是聯姻)以至於環境飽和後的衰敗(聚落的遷徙或分裂),人們視之是為必然,建築的核心是人,而人的一切本應該是永續循環的。

Architecture is about participation

南非種族隔離時期都市規畫與建築設計常被作為當權者實踐思想與權謀的手段。優勢群體為確保主流價值及資源壟斷,在透過強制拆遷與刻意安排的資源阻絕,使弱勢處於交通不便,生活與社會服務低落,規畫專業壓抑了階級流動。

在種族隔離落幕後,我感受到建築教育在後隔離時期的思潮正由追求型式或語彙上的追求,轉移到重視民生、治安、社會正義、種族議題,建築專業開始跨界與社工與機構合作,深入弱勢社區,了解居民現況與訴求,並試圖透過聯結傳統聚落場所的精神,在既成的環境與有限的資源下透過社區營造,探討導入創新的共享空間與民生設施(例如闢護工場、中介住宅、託嬰托幼...等)。都市與建築空間規劃過程是可以透過民眾的參與,在探討族群調解與種族融合的議題中扮演很積極的角色。

Architecture is about openness

建築由初始至實踐的過程中必須伴隨著整合其他工程領域專業的in-put去充實、修正,朝著設計目標邁進;但建築若要真正作到永續發展,我們在過程中或許要深入探究生命週期中人與自然互動的因素與連動關係。

在資訊工具導入建築產業後,例如BIM或GIS等資訊與數據的整合平台,雖然讓建築設計過程中能納入像公共衛生、環境生態、經濟脈絡、產業趨勢等相關議題,但跨界合作(環保、人文…等)除了不同領域間的交流外,應該能從先期目標的確立、概念發想甚至工程的過程中扮演引導及驗證的作用;過去曾於研究所針對紐約市東哈林居民的健康狀況作設計提案,經過與社會局、衛生單位及地產開發商合作,透過資料的蒐集後經過將數據予以可視化,透過地理及建築資訊的套疊,提出分析與假設,針對某些社區居民患有氣喘的比例的議題導出的結論是: 建築量體配置、開窗型式與基地高程導致該區域都市環境通風不良,研究團隊便對設計提案初期對自然通風作為改善手段的假設(套路)作全盤的修正。 因此,我個人覺得跨領域在建築的不同階段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蓄積處理與分析資訊的核心能力,使建築決策推導的過程能更透明、開放,永續建築才能真正由概念向實踐進一步前進。

文/郭秉瑋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目前為台南分所所長,畢業於成功大學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建築碩士,為台灣開業建築師,曾任成大兼任講師與參與各大學評圖。

「 無畏於現實—2021 台灣建築新生代」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現實」,我們認為建築的進步,其動力主要來自於負責建築設計整合的建築師面對龐大、複雜的現實環境條件中,以良善理性之心尋求突破而形成進步,「無畏於現實」是我們認為 對建築新生代人才是否能持續成長進步的經驗判斷準則,我們將依據這個基本準則,做為本期專輯編輯作業之依據。

「建築新生代」是一個永遠的新議題,上一次以「建築新生代」為名的專輯刊登是 1998 年 4 月的建築師雜誌, 23年後的2021年10月,將再以同樣的議題來檢視當下台灣自進入 21 世紀以來的建築新生代的人力資源,瞭解在建築設計發展上足以影響台灣未來建築發展 多重與真實的容貌何在 。

深入閲讀

Mail : arch@bioarch.com.tw
Tel : (02) 2592 3535
Copyright © 2020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