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arch
故事作品我們
繁中/EN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9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
年度

2010 - 2014

座落

南投

業主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基地面積

24,721 ㎡

總樓地板面積

43,567 ㎡

狀態

完工

類型

辦公

認證
智慧建築鑽石級標章
/
綠建築鑽石級標章

中部地區產業的創新轉型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座落於南投市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基地面積約2.47公頃,總樓地板面積約42,700平方公尺,為可容納一千名員工之多功能研發中心。中興新村自精省後,當地就業人口快速流失,加上九二一地震造成的損失,嚴重影響地方發展。本案希望在維持既有都市紋理和生活品質的前提下,轉型成為高等研發園區,並結合中台灣產學研資源,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為重振中興新村「花園城市」之美名,整座園區以友善環境、營造人與自然共生的場域為發想,將生態概念引入配置。從規劃階段起,即以建築物生命週期為概念,探討各種空間在需求、設計及運轉階段之特性及功能,作為後續營運基礎管理。建造過程中更以設計碳排放量之百分之十為盤查減量目標,並導入BIM(建築資訊模型)進行衝突檢討,為建構出最佳營運模式,以達節能減碳之效益。

尊重原有風貌的地景建築

本案配合原有地形紋理,藉由形塑與綠化的手法,讓量體自地表抬升約20公尺,象徵經過切割的地層。「回」字型的平面主要配置實驗室、辦公室,所有居室皆享有充足的採光,而一座三層樓高的溫室嵌入日照充足的東南角,用以致力於亞熱帶地區的植物工程。地面之綠帶順著入口廣場、員工餐廳等空間,一路延伸至屋頂,最後融入基地後方的滿山綠意,可減低量體對於視覺及環境上的衝擊。門口的生態水池促成降溫效果、中庭的BIPV(建築整合太陽能)化作遮陽形式並供應再生能源、「火山口」造型的屋頂平台包圍機電設備等,皆為兼顧科技與美學的設計手法。

呼應大地紋理的外牆系統

建築物立面由金屬玻璃帷幕與鋁百葉構成,在兩者的介面間設有實驗室管線與維修走道。外殼搭配16mm的Low-E雙層節能玻璃與8mm的微反射玻璃,在確保自然採光的前提下,有效阻隔太陽輻射熱。沖孔鋁百葉對應不同角度的遮陽需求,在曲度及密度上呈現動態的變化,呼應大地斷層之紋理。由台日合夥的Noiz Architects(豊田啟介+蔡佳萱)所設計的3,358片外掛式遮陽板,由施工團隊於營建過程中透過人力一片片組裝,成為本案外型的主要特色。

確保人身與資產安全的耐震結構

為因應當地「車籠埔斷層」可能帶來的地震,本案於結構系統特別加入耐震設計的「挫屈束制斜撐」、「速度型阻尼器」與「切削性高韌性接合」。除了符合內政部營建署之「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外,更提高用途係數I值至1.25。依「強柱弱梁」的理念,韌性抗彎矩構架配合韌性斜撐(BRB)、黏滯性阻尼器(FVD)與其他耐震細節,讓結構經歷七級以上的地震後仍保持彈性。若遇到遠大於七級之地震,亦能有較佳之變形來抵抗之。使建築物達到「大震可修、中震無傷、小震無憂」的標準,維護使用單位的精密設備與研究成果。

有益身心健康的微氣候環境

在設計的過程中,採用專業軟體進行CFD風場模擬分析。於自然通風方面,調整建築物的外部開口以引進季風,創造內部風道,讓字型「回」的量體配置,以長65公尺、寬46公尺、高23公尺的規模圍塑出半戶外的中庭,達到研究機構的彈性需求。並且配合外部開放空間、生態水池與複層綠化,創造出冬暖夏涼的舒適工作場所。

強調內外互動的空間佈局

核心位置的展覽區、圖書館,透過天橋與實驗室、辦公室串聯,成為研究人員創意交流的共同空間。展示區及階梯會議室設置於中央棟一層,民眾行經大廳及中庭大階梯後,便能參觀使用。四周的落地窗自陽台引進自然光與中庭綠意,亦可延伸室內活動至戶外平台。圖書館位於中央棟的二至四層,以三維交錯的空橋銜接周圍的辦公室及實驗室,讓民眾與館內工作人員便於利用。頂層的半戶外屋頂平台,搭配景觀喬木及太陽能板形成的遮蔭,提供更多可停留的角落。開放的視野亦可遠眺八卦台地的景色。

整合永續手法的智慧綠建築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作品向來強調低碳節能的設計。本案獲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的認證,針對EEWH評估系統當中的九大指標,提出完整、深入的策略。藉由塑造生物棲地、栽種複層植物、使用環保建材、建立雨水回收系統等手法,提供環境實質的回饋;同時在設計及施工階段,導入碳足跡的計算、可行性評估及具體措施,以打造低碳建築和低碳城市為目標。

智慧建築則以維護管理、高效率節能、再生能源應用與智慧控制為考量。像是將140千瓦太陽能板之發電應用於室內LED燈具,可減少一般電力消費;空調以儲冰系統為主,並於室內加裝二氧化碳監控系統,能夠自動增減外氣的引入量;全區規劃二線式照明控制系統,運用定時群組模式及光度感測器,有效控制燈光點滅;在區域照明部分,設置外周區自動調光及個人照明,於開放實驗室等視覺可穿透的空間引進自然光。

「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成為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繼「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之後,與工研院合作落實連結「產業創新走廊」的重點案例。本案尊重當地紋理,以地景生態的概念將自然引入建築,搭配智慧綠建築的設計手法與先進研發設備的使用,推動中台灣成為另一個具科技、人文、生態之創新產業研發的據點。落成後的園區除了鼓勵當地人才回流,亦使中興新村早期開發的歷史記憶在鄰近的土地上持續流傳。


榮譽獎項:

  • 全球卓越建設獎 產業建築類 首獎 (2016)
  • Archdaily年度最佳建築獎 入圍(2016)
  • 國家卓越建設獎 最佳規劃設計類卓越獎(2014)
Mail : arch@bioarch.com.tw
Tel : (02) 2592 3535
Copyright © 2020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