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林尋醉,「壑」然開朗
順勢而為,與自然共生
基地位於金門島中央蜂腰部。南側鄰接全島動脈伯玉路,東側鄰接可監看金門北岸的乳北高地。因其戰略價值,該地區遍布了坑道、壕溝、碉堡等軍事設施。主體高程由東南向西北逐次降低,地表逕流隨著地勢在基地內刻蝕出山溝,將可開發範圍切割為東西兩處。
為順應地形,我們選擇保留原始沖蝕溝地貌並將圖書館及美術館布置在谷地東西兩側,流出縫隙讓風可自由流動。透過北邊一道輕巧的連橋以及南邊的連廊,彼此交融形成圍繞山谷的環形動線。臨山谷側牆體採用連續落地玻璃讓綠意走入室內,外周圈牆體則採用砌磚搭配赭紅塗料使建築與基地周圍紅土融為一體。建築型態則採梯田逐層退縮方式將量體貼伏於地面以維持雙乳山既有天際線。
沖蝕溝與周邊軍事遺構皆為時間累積的結果,是自然以及人文的記憶。我們選擇以低調不過份擾動的方式對這塊土地進行加值,詮釋後的空間將成為可親近的環境教育場所。
新時代的圖美館
書本與藝術品的共通點,在於兩者皆為人類嘗試理解並感受這個世界後精煉出的結晶。我們認為新時代的圖書館與美術館,不應像過去一樣將人們限制在固定空間中去閱讀、去觀賞。新時代的設計應將重點放在尋訪知識與美的過程,以及在其中激發與自然相互映照的關係。因此,在美術館部分,我們讓建築貼伏地形,以之字形高程變化方式讓觀賞過程宛如遊園般充滿驚喜。在圖書館部分,我們以連續弧形書架建構了一個可連通上下樓層並可滿足各種閱讀行為的「夕陽書谷」作為整體的心臟。如同登山一般,人們可在這裡爬上二樓的金門學書庫並眺望基地東側的乳北山,也可透過西側的閱讀梯田走下(小朋友用溜滑梯「溜下」),選擇閱讀或出館走入森林。
環境永續 低碳建築
為降低整體開發碳足跡,我們在局部空間採用直交集成板木構造(CLT)、屋頂布置太陽能板、使用回收木材夾板做為室裝材料、盡可能的保留既有植栽作為固碳手段,希冀能成為金門低碳島計畫的良好示範。
後記
戰爭的刻痕與自然的沉積,隨著時間凝鍊合一。我們期待人們在這裡邁開雙腳,在棧道、野徑、坑道之間穿梭,與花蟲鳥獸相伴。行走的同時將五官天線開到最大,閱覽這片瑰麗,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