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arch
故事作品我們
繁中/EN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7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
年度

2014

座落

桃園

業主

桃園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

基地面積

393,948 ㎡

總樓地板面積

163,943 ㎡

狀態

競圖(第二名)

類型

交通/競圖


都市尺度的場域營造

桃園機場的新第三航廈未來將成為桃園航空城的入口大門。即將陸續完工的交通建設及連接大台北地區的機場捷運線,新的第三航廈未來將會帶動周邊地區新的發展。我們藉由縮短第三航廈及第二航廈之間距離的手法來突顯本提案以桃園機場為運營中心的思維及優勢。桃園機場第三航廈的正立面將是視覺上最突出的亮點。當旅客由第三航廈的進場動線望去,曲面屋頂平穩地向上提升,開放的手法引導進場車輛至路旁的各個入口。高穿透性的玻璃幕強化流線型的內外建築公共空間的連接;入口雨遮延伸涵蓋進場道路,並提供遮風避雨的上下車入口空間。旅程的起始點將從感受新T3航廈建築開始。

建築尺度的場域營造

我們希望打造一座對應自然環境限制的航廈建築,並在室內提供各種微氣候分區,利用建築外殼與內殼的搭配,以直觀的空間方向指引原則作為內部空間規劃的 策略,創造極富動態的高性能空間。本提案的建築設計是高度協調的:得益於其清晰的組織,帶給乘客高效率、便利與舒適兼備的體驗。航廈建築的特色為短步行距離,動線減少垂直轉換以及透過利用自然光源和細緻的空間規劃創造直觀的動線系統。在大的尺度上,建築結構自身形成引導的原素─顯著的垂直結構連接捷運與入境和離境區樓層,同時藉由該區大型挑空空間創造入境和離境區樓層間視覺上的連結。這些空間與建築的體驗是受益於一個合理、有效的結構模矩(九米乘九米)並且藉由不同模矩間的差異與其他較大的區域作更進一步區隔。除此之外,我們提議採用預鑄構件於現場組裝,有效利用建築材料和建築荷重,這些都有助於整體設計策略的實現。

室內尺度的場域營造

我們的願景是藉由擴充旅客在航廈環境中的各式體驗來開創新的場所。本提案對室內場域營造的訴求實現在以舒適為宗旨的空間序列及方向指引,打造貼心、舒適流暢的航站環境,並送給往來的旅客行前最誠摯的祝福。自然尋路是一項重要的空間組織規劃原則。不同微氣候分區的定義對應該區環境的日光、濕度、溫度和氣流量,對應該區域活動的物理條件。細部空間機能是可彈性替換的,包括零售、娛樂、休閒、餐飲和娛樂,並且適時導入植栽、多媒體、藝術與台灣文化元素來建構這些不同的使用分區。唯有對各個尺度需求的重視才能面面俱到。場域營造的策略實現了滿足終端使用者、機場業務單位和業主的需求。由設計概念的初始我們追求融合旅客對空間與機能的體驗。藉由自然尋路的設計原則去發掘空間組織模式:營造與其他機場獨特、不同的室內環境。我們藉由精細的案例分析進一步優化空間與機能組織模式,使其更有效率。經由這個過程,我們已體念到第三航廈的設計不僅僅只是一個建築,而是開發桃園機場成為樞紐的可能;透過同步整合內部各種系統,第三航廈會是未來整個桃園機場升級的催化劑。(文:UNStudio;翻譯:郭秉煒)

Mail : arch@bioarch.com.tw
Tel : (02) 2592 3535
Copyright © 2020 Bio-Architecture Formosana. All rights reserved.